新要求下党建工作发展拉近政府与群众距离

2021-11-12 17:29:59   编辑:dangjian   访问:

【内容导读】 如何做到新要求下的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全面创新。一,岗位和职位融合,强化干部“一岗双责”,在有条件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逐

如何做到新要求下的党建工作的全面发展,全面创新。

一,岗位和职位融合,强化干部“一岗双责”,在有条件的机关,企业,事业单位逐步推行党政“一肩挑”,既抓中心工作,又抓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党的组织设置,在机关,企业,农村,社区和项目工地,实行跨村联建,支部建在项目上,做到“发展到哪里,党建就到哪里”,打破地域,行业,类别限制,探索“数据党建”“融合党建”“流动党建”“项目党建”等模式,实现党组织工作全覆盖。

二,导向和结果融合,智慧党建坚持好干部标准,树立鲜明干事创业导向,在转型发展的主战场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识别干部,全面地,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干部,科学地,公正地使用干部,把符合干事创业,干净担当导向的干部尽快使用起来,用大胆使用干事创业,干净担当的干部实践来强化用人导向,形成导向和结果融合的良性互动,特别要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和村第一书记,让党员干部在基层一线大显身手。

形式和内容融合,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扎实推进“三基建设”,实施村级集体经济“破零加零”,智慧党建建立基层干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让支部在转型发展中唱主角。

“智慧党建”拉近政府与群众距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社交逐渐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人们利用网络交流成为沟通常态,因此,搭建好党组织与党员,党员与党员,党员与群众之间的线上桥梁,使互联网与传统线下党建工作有机结合,是探索实施“智慧党建”工作模式,助力最终实现“党员在哪里,组织就建到哪里,工作就覆盖到哪里”目标的关键举措。

1,“智慧党建”的工作模式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流动性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和多智慧党建样化的服务需求,使党建工作不受地域时空限制,建立起党员与组织沟通的新桥梁,呈现更为多元,丰富的工作内容。

2,通过“智慧党建”的模式,有效搭建起政府与民众沟通互动的桥梁,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网络平台这种直接的交流服务方式,拉近了党建工作与基层群众的距离,使群众跑最少的路,说最少的话,办最实际的事。

3,通过“智慧党建”分析和利用信息数据,可为党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引方向,满足群众关注的重要需求,真正实现对社会事务的管理,监督,实现宣传的科学化,自动化,信息化。

【帮您“出亮点”的党建综合服务商】_中软协2019优秀软件产品,7大终端,9大平台,200+客户案例,标准+定制满足个性需求,咨询:400-677-0389 https://dj.simpr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