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慧党建新模式 提升基层党建新实效

2019-04-26 09:47:41   编辑:bianji1   访问:

【内容导读】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党建工作打破传统条件限制,让更多党员参与其中,党组织和党员的各项信息实现互联互通,“智慧党建”应运而生。要深化“智慧党建”理论研究,统筹党建资源;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健全“智慧党建”相关工作机制,提升“智慧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要提升“智慧党建”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理能力,引导网络舆情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党建工作打破传统条件限制,让更多党员参与其中,党组织和党员的各项信息实现互联互通,“智慧党建”应运而生。要深化“智慧党建”理论研究,统筹党建资源;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健全“智慧党建”相关工作机制,提升“智慧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要提升“智慧党建”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理能力,引导网络舆情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党建工作必须要提升信息化、网络化、数据化水平。越来越多的基层党建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真切感受到信息化和大数据给党建工作带来的现实挑战,部分党组织采用“互联网+党建”“智慧党建”的发展模式开展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在肯定“智慧党建”成绩之余,我们更要清晰地意识到“智慧党建”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智慧党建”不是舶来品,是基层党建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逐渐探索形成的

传统党建工作往往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的限制,无法更广泛、更全面地开展工作。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党建工作迎来转型契机,基层党建工作者利用QQ群、微信群、BBS论坛等网络平台,打破传统条件限制,让更多党员参与党建活动,及时获取信息,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智慧党建”应运而生。

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决策化、安全化是“智慧党建”的思维框架。“智慧党建”的工作流程为:党员的各类信息经过感知系统检测,运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递,结合管理系统智能分析,并以报告形式向党员干部发送作为其决策参考,党员干部完成决策后再将信息回传给基层党组织,党组织收到指令后,依据相关要求执行决策。在整个过程中,互联网充当了重要角色,不仅实现了党建信息的快速传递,更运用智能化方式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为党建工作保驾护航。

“智慧党建”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党十分注重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党建工作也围绕“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相关内容展开,在长期的教育和引导下,党员的思想觉悟大幅提升,但仍有个别党员意识模糊,尚未认识到“智慧党建”的重要性。部分党员认为“智慧党建”是一种形式主义,更有部分党员认为经济发展才是关键,党建仅处于辅助地位。

从目前“智慧党建”工作情况来看,基层党组织往往将“智慧党建”工作交给单一部门负责,缺乏相应的统筹管理。现阶段,基层党组织各部门分工明确,但是部门之间的协作度还有待提升。行政壁垒会导致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团结力、战斗力不足,无法共享“智慧党建”软件和硬件资源,难以将党建工作推向新高度。除此之外,在“智慧党建”工作过程中,部分党员反映党建资料枯燥无味、实用性不强,部分内容更新不及时,难以满足广大党员实际需求。

“智慧党建”工作还面临资金不足、硬件陈旧老化等问题,直接影响“智慧党建”工作成效。在传播机制上,“智慧党建”并未设立规范的协调体系,各地平台链接并不紧密,甚至相互独立,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源共享局面;在技术模式上,基层党组织网络技术薄弱,专业人才匮乏,相应的网站信息更新滞后,网站关注度不高,点击率较低;在保障机制上,资金和技术是“智慧党建”面临的最大问题,资金投入不稳定,网络出现故障时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技术予以维护;在激励机制上,“智慧党建”工作的激励机制还不健全,影响党员工作积极性,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对“智慧党建”的标准要求,更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体系。

“智慧党建”舆情预警和研判还不够准确。“智慧党建”的一个突出作用就是监测网络舆情,精准识别网络舆情,营造良好的网络空间环境。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网民以更自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利用网络的虚拟性隐藏真实身份。“智慧党建”应提高网络舆情监测水平,及时纠正和引导网络舆情方向。但目前,“智慧党建”对于舆情预警和研判还不十分准确,无法精准掌握舆情动态,对舆情的控制能力还较弱。

从理论研究、工作机制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智慧党建”实效

深化“智慧党建”理论研究,统筹党建资源。提升“智慧党建”质量和水平,就必须深化“智慧党建”理论研究,统筹相关资源。基层党组织要深刻意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积极配合党建部门开展工作。党建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深入研究“智慧党建”的理论基础。要全面扩展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关注基层党员的思想动态,解决党员面临的困境。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利用微信、教育系统等网络平台开展党员教育工作,解读党内最新政策,开展专业技能、法律法规、党章党规等基础性培训,要注重“创先进、抓典型”,在基层党组织中树立榜样,提高基层党员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负责“智慧党建”工作的部门要深化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统筹各类资源,创新服务模式,将有限的资源全面整合,确保“智慧党建”真正发挥实效。

健全“智慧党建”相关工作机制。“智慧党建”在传播机制、技术模式、保障机制以及激励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传播机制上,要实现资源共享,确保党建资源互联互通;在技术模式上,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肯定专业人士在“智慧党建”中的突出作用,确保“智慧党建”网络建设和信息更新及时准确;在保障机制上,政府应通过财政计划设定专项资金,确保资金能够真正运用到“智慧党建”工作之中,解决“智慧党建”基础设施和人才引进的资金问题,确保“智慧党建”工作持续开展;在激励机制上,政府要针对“智慧党建”工作设置相应的绩效考核标准,通过绩效考核评价“智慧党建”质量,对考核优异的组织和个人给予相应奖励,提高“智慧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逐步完善“智慧党建”相关工作机制,进一步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高“智慧党建”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提升“智慧党建”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理能力。舆情应对与处理是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点,提升“智慧党建”网络舆情应对与处理能力,是网络时代党建工作的必然要求。鉴于我国网络技术起步较晚,人民群众对网络舆论的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一些不良网络舆论容易对普通群众产生错误导向。“智慧党建”就是要助力党建职能部门正确引导网络舆情,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首先,“智慧党建”要把控舆情发展规律,有效监测网络舆情,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引导网络舆情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其次,要增强双向互动。“智慧党建”并不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而是双向的信息互动,“智慧党建”将党的最新政策传递给人民群众,又将人民群众的内心诉求反馈给基层党组织,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党建工作将取得显著成效。最后,增强网络舆情研判能力。要分析研判、有效甄别网络舆情,借助大数据技术对网络舆情进行智能分析,强化危机管理意识,及时发现网络舆情中蕴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