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互联网·搭建服务群众的连心平台
2019-03-27 09:26:34 编辑:bianji1 访问:
如何提升学生党支部党员队伍素质,为学生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破解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把党组织温暖传导到神经末梢,是高校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级党委顺应网络发展趋势,抢占新媒体阵地,探索推进“党建+互联网”模式,依托网络平台联系服务学生和锻炼提高能力,在互联网环境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服务实践中培养党员模范和先进典型。
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运用最频繁的媒介之一,成为高校学生记录生活、抒发情感、获取信息、互动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
互联网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高校党务工作者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将互联网运用到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中,切实增强党支部的各项工作成效,从而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飞扬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
1、创建一条“线上”阵地链。学院坚持线上线下齐抓共管,搭建服务群众的连心平台。依托“线上”优势,成立新媒体部,负责策划运营,粉丝覆盖全院学生。反映学院动态、提供资讯信息、收集意见建议,传递主流声音、凝聚公众共识、传播正面力量。
2、建设一支“骨干”队伍。以学生党员为骨干成立了一支网络服务队伍,明确学生网络志愿者的职责。一是充分发挥网络志愿者的作用,收集网络公众平台信息,收集学生对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二是主动承担网络宣传员义务,广泛宣传学院的各项政策和主张,宣传学院学校的办学成果,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三是认真履行网络文明志愿者的职责;四是积极扮演网络办事员角色,对普通学生在网络上提出的学习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需求,学生党员提供线下微服务,比如上门帮助、心理陪同、学习结对等方面的服务,实现线上和线下的良性互动。
3、营造一种“润物”氛围。学院坚持每周召开一次网络信息办公会,将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对学校的意见、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向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反映,真正成为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
4、制定一套“标配”考核制度。对照党员义务和权利、学院对党员的考核办法,并根据“网络志愿者”岗位职责,对党员制定“标配”的考核机制。
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学生党员积极主动地引导舆论,保持网上正面舆论强势,探索建立起主动出击、正面引导、统一协调、反映灵敏、高效顺畅的校园和网上信息收集和反馈机制,实现了党建工作和学生工作的相互融合和互为促进,网上网下的互动,大事小事的转变,实现了学生信息掌握的360度全覆盖,实现了安全突发性事故防范的有效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