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智慧党建新模式 提升基层党建新实效

2019-04-24 10:23:17   编辑:bianji1   访问:

【内容导读】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青岛市市北区海伦路街道地处老城区,人口密集,低保困难家庭多、老年人多、残疾人多,街道党建工作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管理不精细、服务不均衡、党员发挥作用不明显等现实问题。近年来,街道党工委积极创新思路,将党建工作标准化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探索智慧党建新模式,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深化区域化党建工作,努力实现党建工作规范化、党员教育常态化、服务群众精准化,党建科学化水平有效提升。

一、聚焦创新突破,深化智慧党建,有效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打造智慧党建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是新形势下推进党建工作的“加速器”,为加大基础信息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管理力度,街道探索建设海伦智慧党建管理平台。海伦智慧党建管理平台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基础网格--党支部”为管理指挥路径,建立基于GIS地图的区域化党建地图系统,实现辖区各领域党建资源在线查询定位和集中显示。建成涵盖党组织、党员、党员志愿者队伍、学习档案等党建信息大数据库,实现各类党建资源信息规范管理、党务工作动态记录、承诺事项实时跟踪。依托平台提供党建工作标准化实施方案、责任清单以及发展党员、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使用等党务工作规范模板、流程图等,为基层党建工作扎实开展提供标准化依据。

(二)创建“海伦党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为进一步拓展党建宣传渠道,加强党员在线学习教育和管理,街道创建“海伦党建”微信公众服务平台。设置街道党建动态、党建地图、手机党校、党员报到、志愿服务等模块内容,方便党员群众在线学习、咨询问题、预约服务、反馈意见,让数据和信息“多跑路”,让党员和群众“少跑腿”。同时,开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微课堂,党员可以在党员之家在线学习党的知识、党章党规、系列讲话、先模事迹,观看党建专题视频,进行在线考试,随时浏览街道和社区的党务公开情况,进一步密切与党组织的联系。

(三)探索“线上+线下”新模式。为更好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服务功能,街道积极探索基层党群服务新模式,线上街道和社区层面分别建立微信群,党员实时上报社情民意以及学习讨论、志愿服务、主题党日等活动纪实。线下打造标准化党群服务中心,定期举办党员议事会,网格党员定岗定责征集民意、代办服务、化解矛盾。通过“线上+线下”互联互动,摸清群众需求,拉近党群距离。

二、聚焦精准服务,实施“三项工程”,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一)提升素质能力,开展基层组织“强基工程”。党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决定着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影响着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能力,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街道党工委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主线,在真学实做上深化拓展,从严从实抓好学习教育。坚持“党员学习日”“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制度,扎实开展集中学习、专题讨论、讲党课。分类组织主题实践活动,在机关,扎实开展“走基层、转作风、解难题”主题党日系列活动,要求在职党员履职尽责为民服务;在社区,深入开展以“贡献一记发展良策、提供一项志愿服务、认领一个特色岗位、帮扶一名困难群众、争做一名合格党员”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引导社区党员自觉参与社区建设;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创新开展以“亮职责、亮承诺、亮实绩,民主测评”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一评”主题特色活动,鼓励企业党员积极投身企业发展,增强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民情大走访”、“幸福来敲门”等活动,梳理群众所思所盼的大事小事,对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反馈。

(二)完善长效机制,实施联系群众“帮扶工程”。为进一步做好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工作,街道党工委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困难党员、困难群众信息库,持续开展“三联三促”活动,实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组织机关科室与社区结对共建,每名机关干部结对社区的1-2户困难家庭,建立联系群众走访台账,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近年来,共有区直部门、街道、社区的213名党员干部参与了结对帮扶,共结成315个帮扶对子,为居民办实事460余件。

(三)着眼解决问题,打造服务发展“民生工程”。党工委充分利用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为居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近年来,社区党组织累计使用专项经费实施民生工程69个,为辖区居民楼座安装防盗门、塑钢窗、感应灯、防护栏,增设治安亭,打造标准化党员活动阵地,美化提升楼院休闲空间,安装智能防盗系统等,为民服务实效进一步提升,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称赞。

三、聚焦全域统筹,推进共驻共建,深化拓展区域化党建工作

(一)优化组织体系,完善体制机制。完善组织架构体系是做好区域化党建工作的基础,在街道层面成立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委,将所属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全部纳入党委管理,建立起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指挥中心”。充实工作力量, 将20名街道、社区党务干部等党务工作力量,派驻到非公有制经济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担任党建指导员。坚持应建尽建,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充分发挥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的作用,凝聚各方力量参与共驻共建。

(二)统筹区域资源,实现“双向服务”。坚持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加强联系沟通,协商辖区重大事项。按照“区域化统筹、项目化认领、精准化服务”模式,建立辖区单位与社区服务项目双向认领机制,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党建服务项目认领书》。辖区第六人民医院、四方国税局、勘察测绘研究院、中国银行市北支行等共建单位对接社区爱心帮扶、公益援助、法律援助、就业帮助、医疗卫生等服务,街道社区为辖区单位开展活动提供场所保障,为辖区企业发布用工需求、技能培训开通“绿色通道”,形成相互支撑的良性系统。

(三)激发党员活力,打造“党员特色岗联盟”。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精心设置包括排忧解困、青少年教育、心理疏导、爱心陪伴、医疗服务等多个“党员特色岗”,吸收辖区单位有一技之长、热心公益的优秀党员组成“党员特色岗联盟”,联合开展党员特色志愿服务活动。目前,辖区各党组织共设立21类106个岗位,800多名党员走上了特色岗,共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1200余件次。涌现出了数十年如一日照顾残疾邻居的省优秀共产党员王贻善,十三年义务办报丰富党员精神生活的老党员丁兆信、自设基金救助特困群体的老党员于莲梅等一批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