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基层党组织力量倍增

2018-03-26 14:09:58   编辑:zhuli   访问:

【内容导读】 坚持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党员和党的

坚持“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党员和党的工作增强组织力量,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升整体功能,是我们党引领社会治理的战略选择

严把党员政治标准,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关键。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旗帜招展,才会有凝聚力、号召力,最终实现领导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这为新时代基层党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引领社会治理的战略选择

提升组织力是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建设的核心与关键。组织能使力量倍增。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外忧内患,国家山河破碎、人民颠沛流离、主权碎片化,我国民众一盘散沙。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个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人民建立了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行动共同体关系,形成了牢牢凝聚党员、群众的党群关系同心圆。从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有了主心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最终走向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把党员、群众组织起来共同奋斗的历史,就是一部重视组织、善于运用组织力量的历史,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成功的基本经验,也是近代以来中国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当今中国与世界各国竞争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在基层社会要发挥领导作用,党必须首先把党员组织起来、把群众组织起来,切实增强在基层社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我们党有8900万党员,450万个基层党组织,这些基层党组织活跃在广大基层社会,如果每一个党员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我们党就充满生机活力。坚持“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通过党员和党的工作增强组织力量,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提升整体功能,是我们党引领社会治理的战略选择。

提升组织力的基本路径

处理好党建与党务关系。党建工作不等于党务工作。党建工作包含党务工作的内容,但党务工作并不能取代党建工作。党建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实现党的领导,只有更好地抓好党务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党的领导。因此,要首先克服基层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难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视基层党务工作者素质的提高,配备专职化党务工作者,建立各级领导干部抓党建工作的责任制,大大推进了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相融共进力度,解决了党的领导与党的建设互相促进的难题。

提升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培养一个优秀的党组织书记,有一个优秀的党组织书记,党的战斗力就会增强;相反,则可能出现软弱涣散的现象。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力度,提升专业素养已经成为提升基层组织力刻不容缓的工作。

严把党员发展的政治标准。严把党员政治标准,是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关键。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旗帜招展,才会有凝聚力、号召力,最终实现领导力。要从源头入手,切实严把政治标准,培养高素质党员队伍,最终增强组织力。

抓好三支队伍即基层党员队伍、基层干部队伍、基层先进分子队伍。基层党建可以用“123”来描述:“1”就是一个目标: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2”就是牢牢抓住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和党的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3”就是牢牢抓住三支队伍,一是基层干部队伍;二是党员队伍;三是优秀分子队伍。只有牢牢抓住群众中的优秀分子,才会形成凝聚群众的强大磁场。

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活动方式。在个体化社会时代,只有网格化才能消解个体化。要把数据网格与物理网格重叠起来,构建网格化党建,把党组织放在网心上,把党员放在网格上,把党的服务变成网线辐射出去,就会影响更多的党员群众,在一个人员频繁流动的新时代实现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

扩大党内民主,加大党内关怀。党员是党的细胞,也是党的主体。积极稳妥扩大党内民主,提高党员参与度和党务公开的透明度,有利于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加大党内关怀力度,加大谈心谈话力度,加大情绪管理力度,有利于把普通党员牢牢凝聚在组织周围。

增强党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坚持党性教育的统一要求和适当分类要求相结合。每一个党员都要加入一个组织,并过组织生活。以党性教育为例,除共性化的要求之外,针对不同层级的党员干部可以采取不同的要求重点。比如,对最基层的党员干部、对村和社区干部应重点强调纪律修养的训练;对乡干部应重点加强作风修养训练;对县干部主要强调理论修养训练,对地市级干部主要强调道德修养训练,对省部级干部主要强调政治修养训练,同时也要重视其他方面的训练。体现一定的分类要求,有利于干部在学习教育方面层层递进,避免一锅煮,缺乏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