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党建工作新抓手
2018-01-27 15:34:42 编辑:zhuli 访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8日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当前,与经济社会发展交汇融合,并呈现出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特点的大数据,也对新时代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树立“智慧党建”的理念,充分运用大数据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党的组织建设的全时性。在组织建设的传统工作方式中,特定的时间段、党员集中“在场”、面对面的方式等都是开展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党的组织建设的交互化和扁平化,即通过党建网络平台、手机客户端(APP)等载体,使上级党组织意图的传达、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联络、“三会一课”以及党内教育活动等都可以实时完成并实现异地互动。特别是在城市和农村流动党员的管理方面,可以将“智慧党建”与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有机结合起来,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让流动党员“全时空”体会到党组织的“存在感”,从而有效解决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更加有效地了解掌握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在传统的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等调研方式中,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出于种种顾虑而刻意保留自己真实想法的可能性,以致调研结果失真。而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日常化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使得对党员干部思想动态的深入、长期观察成为可能。
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党的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的精准性。在大数据时代,“一切皆有痕迹”。“四风”问题及各类违纪行为一旦发生,必然会在各类信息系统中留有相关的记录。但这些信息数据往往由各个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分散存储和管理,没有实现高效整合和互联互通,因此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数据活力未能得到有效激发,使得很多隐蔽、变异的违纪行为逃脱了监督执纪的视野。要进一步树立“云治理”的思维,突破传统的“坐等线索上门”的监督执纪模式和“部门化”行政壁垒,变人为监督为数据监督、事后监督为过程监督、个体监督为整体监督,充分整合财税、工商、银行、公安、审计、巡视、信访、公车管理、交通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的数据资源,形成信息采集、汇总的协作机制,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实现监督执纪流程具体化、精准化、可视化。通过对相关数据“异常值”的精准抓取、关联分析、比对研判,发现问题线索,深挖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及其背后的腐败问题,及时发现和捕捉廉政风险点,最大限度地堵塞漏洞,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同时,要积极创新信访工作方式,完善违纪行为监督举报网络平台建设,支持和鼓励人民群众通过“随手拍”“一键举报”等方式开展“指尖上的监督”,真正让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动辄则咎、无所遁形。
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党的制度建设的实效性。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下,制度的执行往往有赖于人的主观因素,弹性有余而刚性不足。大数据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为制度建设落实落地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有效载体。要树立“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看”的制度建设理念,推动制度运行全程数据化、处处留痕迹,实现可查、可控、可追溯。要通过织密制度运行的“数据之笼”来增强责任意识、压实责任内容,让履职监督“进流程”,让问责程序“全固化”,使责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又有利于循迹查责、依据追究,从而有效防止责任主体虚化和责任制“空转”。要进一步完善党内制度体系评估机制,积极发挥大数据“以全样本分析取代抽样调查”的技术比较优势,对制度运行情况开展全方位评估,以克服传统的抽样调查、个别调研所不可避免的影响因子涵盖不全面的问题,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制度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充分运用大数据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全知就是全能”,是大数据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党委政府治理绩效的要求也更趋个性化,传统的单向度、粗放型的治理模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需要。要通过进一步树立大数据思维,使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形成新的治理观,养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用数据创新的工作方式,将心中有“数”的理念贯穿于决策的形成、执行、反馈和调控纠偏机制的全过程,通过大数据对公众需求的合理细分和对公众满意度的全面感知,形成多元互动、共建共治的治理格局,使施政行为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百姓少跑腿”。通过大数据技术,还可以分析研判一个地区、一个时段内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从而及时打通民意表达的“最后一公里”。例如,通过抓取某一时间段内在地方党委、政府官方网站的群众留言、当地主要网络论坛的热点话题以及当地网民在搜索引擎上的搜索“热词”,运用大数据技术加以比对和研判,尽早发现相关的苗头性、趋势性问题,从而对突发事件和舆情进行有效的剖析化解和应急处置,防患于未然,避免出现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蝴蝶效应”。